网站公告:

2014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秦国_祺祥政变_南社(2014陕西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

考研网课推荐 gong2022 浏览 查看评论




原标题:2014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4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分期中指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5000年至4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10000年至7000年,中期距今为7000年至5000年,晚期距今5000年至4000年。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2.长平之战

战国后期秦赵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公元前260年,秦攻韩,又与赵国争夺韩国的上党郡。秦赵两军在长平展开决战。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战场上的相持对峙局面对其不利,再加上廉颇用兵老道无懈可击,遂用反间计。赵王由于初战失利,见无利可图,遂求和秦国,不成被戏耍,年轻气盛的赵王遂要出击,但廉颇坚守不出不听赵王令,再加上秦国反间计,遂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见有机可乘,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3.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六镇戍兵和各族人民的起义。六镇是沿长城一线之北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位置南北交错,是北魏为防御柔然等漠北民族而设立的。正光四年(523年),柔然进攻北魏,怀荒镇民请求开仓放粮,以便抗敌,遭镇将拒绝,兵民愤而杀死镇将,举行起义。次年春,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也聚众起义,其他各镇的兵民都纷纷响应。525年6月,起义军在北魏军和柔然军的夹击下失败。

4.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时期沈括撰写的一部笔记著作。因写于润州梦溪园而得名,于11世纪末成书。内容涉度自然科学、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详细记载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书中还记述作者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现和创见,如他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等。《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的见解和见闻的笔录,总结了沈括多年来对科学技术、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科学地记录了许多当时中国劳动人民在工业、工程上的杰出发明,保存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5.祺祥政变

又称“北京政变”、“祺祥政变”。1861年(辛酉年)那拉氏为夺取清朝最高统治权而在北京发动的宫廷政变。1861年8月咸丰病死在热和行宫,皇子载淳即位,端华、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定明年改元为祺祥。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昕秘密策划废除大臣辅政。11月,奕昕控制北京的军队,乘皇室回京时机,将端华、载垣、肃顺杀死,拥护慈禧“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该称同治,史称辛酉政变。

6.天演论

清代严复翻译出版的西方进化论著作。由维新派人士严复译自英国赫胥黎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的前两章,附有按语,表述严复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作序。1898年出版,分上下卷,共35篇。本书第一次系统地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引进中国,轰动了当时的知识界和思想界。严复通过本书的译述宣扬自强,论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念,呼唤国人从沉沦中惊醒,促进了变法图强和维新运动。

7.大索貌阅

隋朝为解决户口隐漏情况严重、国家赋税减少的状况而推行的一种措施。在畿内 (首都及直辖县)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设里正、党长。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 小逃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又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各立户头,以防包容隐庇。隋炀帝大 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大索貌阅”使大量逃避赋役的丁壮和隐匿的户口重新编入户籍,增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口和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8.南社

清末资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主要发起人是陈去病、高旭、柳亚子。1909年成立于苏州虎丘张公祠。南社以反对清朝相号召,有很大的吸引力,因而社员发展很快,各地也建立了分支机构。作为同盟会的外围组织,南社在辛亥革命中举起了反对清朝的革命文学旗帜,主张用文学来“开民智”“救民德”“挽民心”“振民气”。辛亥革命后,南社逐渐发生变化,1923年后解体。

二、简答题

1.商鞅变法内容及意义

(一)主要内容。战国进入中期,由于列国都急于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优势,变法改革运动也被推向高潮。在秦、齐、韩、赵等国相继进行的改革中,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实施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奖励军功,打击世卿世禄制。新制规定:若无军功也不得列入宗室属籍。奖励军功,对立功者,依功劳大小分别授予爵位、田宅。实行军功爵制。爵位共分二十等级,按爵位高低相应地可占有土地、住宅、奴婢等。

②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垦荒,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按土地多少纳税。

③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努力从事耕织者给予奖励,从事工商业者或懒惰者,没入官府为奴。

④推行县制,编制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5家为伍,10家为什,互相监督。合并乡邑等为县,全国统一划分为31县,县设令和丞,由国君任免,代替了以往的分封制。

⑤迁都咸阳。以加强向东方发展的需要。

⑥统一度量衡。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

⑦制订秦律。参照李悝《法经》制订了秦国的法律,公布于全国实行。

⑧烧诗书,禁游学。实行愚民政策。打击儒家复古思想,以便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二)影响。商鞅变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的面貌,使之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最终吞并了关东六国。秦王政后来能够统一全中国,成为始皇帝,追根溯源,与商鞅变法的成功关系极大。此外,秦代实行的许多制度是在商鞅变法时创建的,两者的前后源流关系清晰可见。

2.唐代文化取得的成就的原因及表现

(一)原因

第一,国家强盛,经济繁荣。隋朝的统一,使全国的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南北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唐朝从太宗的“贞观之治”到玄宗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也较长,这就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隋唐政府,尤其是唐朝统治者,倡导科举考试,大力兴办学校,突破了选拔人才对门第出身的种种限制,并且不断增加考试科目,拓展考核范围。在思想文化上,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中国的道教文化,统治者大都能兼收并蓄。这种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既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又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第三,文化交流频繁。隋朝运河的开通和唐朝交通的畅达,使唐朝同边疆各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促进了双方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容,使中华文化具有浓烈的多民族色彩。由于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且对外交通发达,使唐和亚、欧、非之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在中外文化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过程中,隋唐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第四,继承传统文化。秦汉以来我国的封建文化就在不断地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又为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隋唐文化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二)、表现。第一,全面繁荣: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第二,兼收并蓄: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氛围。内外交

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强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第三,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摊丁入亩历史意义

(一)内容:康熙为了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危机、减轻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实行新的赋税制度,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 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行,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全国除奉天省外都实行了摊丁入亩。这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从此人丁税彻底被废除。

(二)摊丁入亩的意义:

摊丁入亩,是我国封建赋役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从唐朝的两税法到明朝的一条鞭法/实行的仍然 是人口、土地并征的二元税制。而摊丁入亩将固定的丁银全数摊入田亩,这一变化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摊丁入亩后,农民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人口的区域间流动加快,促进了经济落后地区的开发,密切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

(3)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摊丁入亩后,班匠银和市丁银也摊入了田亩,无地的工商业者不再有丁银负担,这对工商业的繁荣有好处。

(4)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准备了条件。摊丁入亩实行之后,破产的农民从农村中游离出来, 进入城镇或矿山,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工,也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5)摊丁入亩,使人口统计摆脱了同赋役制度的联系,这有利于人口统计和人口的增长。

三、论述题

1.春秋战国土地制度演变过程

春秋时期土地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春秋时期,周天子对土地的控制力已几乎完全丧失。所谓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新的原则是“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这一原则的改变,是土地国有制破坏的标志。土地私有制的萌芽和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井田制尚未瓦解的情况下,私有土地的来源有如下四条主要途径:(1)赐田转向私有。周天子或诸侯赐田,不一定赐给封君,也就是不一定是“授民授疆土”。由于土地所有可以和政治统治分开,于是就出现了纯经济利益性的赏赐。这些赐田都转向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2)贵族之间通过转让关系,将部分土地转向私有。(3)贵族之间互相劫夺土地,据为己有。(4)开荒地据为己有。当时由于已有了铁器,青铜工具也很锐利,所以开垦荒地者很多,其中有中小贵族领主,也有逃亡的农奴和平民。开荒地一般不向国家登记,而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

通过各种途径转化而来的私有土地急剧增加。至春秋后期,终于出现了土地的买卖关系。土地买卖是土地的抵押、典当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土地私有权确立的标志。当时,私有土地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农民自种,这样的农民就是自耕农;二是地主出租土地给佃农耕种,以收取实物地租,这是一种新的租佃关系,是封建地主经济的萌芽。

2.一条鞭法内容和意义

(一)主要内容。(1)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全部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

(二)历史意义。(1)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 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2)—条鞭法既是对当时人口流移相对自由和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现实的认可,同时为人们离开土地到处流动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3)由于赋、役征银,对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和小农与市场联系的加强,以及货币地租的产生,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3.洋务派对时局看法及变法主张

洋务派虽有派系之分,他们所持的洋务思想也各有差异,但其基本主张和思想特色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变局论。其核心内容是:认识到中国已面临列强纷至的“千古变局”,已被卷入世界大格局之中,力求把握时代机遇,在危机中寻求振兴。

(二)自强论。要对付变局就需要自强,其主要含义是中国应自立和自我图强,尽快转弱为强。洋务派所提的实行自强的具体途径是:采西学,制洋器,师洋人之所长,夺洋人之所持。

(三)富强论。自强不仅仅限于军事方面,还需要开创和发展新式工商业,这是求富强的主要内容。其含义包括:求强以求富为先,求富以兴商为要,兴商以商战为经。

(四)人才论。洋务派认为,要自强、求富,就需要各种有用的人才,人才缺乏要自己培养,而要培养人才就必须改革传统的科举制度,采用办学堂、派留学等新式教育方法。

2014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分期中指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5000年至4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10000年至7000年,中期距今为7000年至5000年,晚期距今5000年至4000年。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2.长平之战

战国后期秦赵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公元前260年,秦攻韩,又与赵国争夺韩国的上党郡。秦赵两军在长平展开决战。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战场上的相持对峙局面对其不利,再加上廉颇用兵老道无懈可击,遂用反间计。赵王由于初战失利,见无利可图,遂求和秦国,不成被戏耍,年轻气盛的赵王遂要出击,但廉颇坚守不出不听赵王令,再加上秦国反间计,遂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见有机可乘,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3.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六镇戍兵和各族人民的起义。六镇是沿长城一线之北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位置南北交错,是北魏为防御柔然等漠北民族而设立的。正光四年(523年),柔然进攻北魏,怀荒镇民请求开仓放粮,以便抗敌,遭镇将拒绝,兵民愤而杀死镇将,举行起义。次年春,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也聚众起义,其他各镇的兵民都纷纷响应。525年6月,起义军在北魏军和柔然军的夹击下失败。

4.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时期沈括撰写的一部笔记著作。因写于润州梦溪园而得名,于11世纪末成书。内容涉度自然科学、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详细记载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书中还记述作者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现和创见,如他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等。《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的见解和见闻的笔录,总结了沈括多年来对科学技术、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科学地记录了许多当时中国劳动人民在工业、工程上的杰出发明,保存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5.祺祥政变

又称“北京政变”、“祺祥政变”。1861年(辛酉年)那拉氏为夺取清朝最高统治权而在北京发动的宫廷政变。1861年8月咸丰病死在热和行宫,皇子载淳即位,端华、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定明年改元为祺祥。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昕秘密策划废除大臣辅政。11月,奕昕控制北京的军队,乘皇室回京时机,将端华、载垣、肃顺杀死,拥护慈禧“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该称同治,史称辛酉政变。

6.天演论

清代严复翻译出版的西方进化论著作。由维新派人士严复译自英国赫胥黎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的前两章,附有按语,表述严复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作序。1898年出版,分上下卷,共35篇。本书第一次系统地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引进中国,轰动了当时的知识界和思想界。严复通过本书的译述宣扬自强,论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念,呼唤国人从沉沦中惊醒,促进了变法图强和维新运动。

7.大索貌阅

隋朝为解决户口隐漏情况严重、国家赋税减少的状况而推行的一种措施。在畿内 (首都及直辖县)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设里正、党长。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 小逃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又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各立户头,以防包容隐庇。隋炀帝大 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大索貌阅”使大量逃避赋役的丁壮和隐匿的户口重新编入户籍,增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口和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8.南社

清末资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主要发起人是陈去病、高旭、柳亚子。1909年成立于苏州虎丘张公祠。南社以反对清朝相号召,有很大的吸引力,因而社员发展很快,各地也建立了分支机构。作为同盟会的外围组织,南社在辛亥革命中举起了反对清朝的革命文学旗帜,主张用文学来“开民智”“救民德”“挽民心”“振民气”。辛亥革命后,南社逐渐发生变化,1923年后解体。

二、简答题

1.商鞅变法内容及意义

(一)主要内容。战国进入中期,由于列国都急于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优势,变法改革运动也被推向高潮。在秦、齐、韩、赵等国相继进行的改革中,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实施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奖励军功,打击世卿世禄制。新制规定:若无军功也不得列入宗室属籍。奖励军功,对立功者,依功劳大小分别授予爵位、田宅。实行军功爵制。爵位共分二十等级,按爵位高低相应地可占有土地、住宅、奴婢等。

②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垦荒,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按土地多少纳税。

③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努力从事耕织者给予奖励,从事工商业者或懒惰者,没入官府为奴。

④推行县制,编制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5家为伍,10家为什,互相监督。合并乡邑等为县,全国统一划分为31县,县设令和丞,由国君任免,代替了以往的分封制。

⑤迁都咸阳。以加强向东方发展的需要。

⑥统一度量衡。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

⑦制订秦律。参照李悝《法经》制订了秦国的法律,公布于全国实行。

⑧烧诗书,禁游学。实行愚民政策。打击儒家复古思想,以便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二)影响。商鞅变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的面貌,使之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最终吞并了关东六国。秦王政后来能够统一全中国,成为始皇帝,追根溯源,与商鞅变法的成功关系极大。此外,秦代实行的许多制度是在商鞅变法时创建的,两者的前后源流关系清晰可见。

2.唐代文化取得的成就的原因及表现

(一)原因

第一,国家强盛,经济繁荣。隋朝的统一,使全国的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南北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唐朝从太宗的“贞观之治”到玄宗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也较长,这就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隋唐政府,尤其是唐朝统治者,倡导科举考试,大力兴办学校,突破了选拔人才对门第出身的种种限制,并且不断增加考试科目,拓展考核范围。在思想文化上,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中国的道教文化,统治者大都能兼收并蓄。这种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既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又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第三,文化交流频繁。隋朝运河的开通和唐朝交通的畅达,使唐朝同边疆各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促进了双方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容,使中华文化具有浓烈的多民族色彩。由于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且对外交通发达,使唐和亚、欧、非之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在中外文化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过程中,隋唐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第四,继承传统文化。秦汉以来我国的封建文化就在不断地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又为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隋唐文化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二)、表现。第一,全面繁荣: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第二,兼收并蓄: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氛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强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第三,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摊丁入亩历史意义

(一)内容:康熙为了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危机、减轻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实行新的赋税制度,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 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行,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全国除奉天省外都实行了摊丁入亩。这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从此人丁税彻底被废除。

(二)摊丁入亩的意义:

摊丁入亩,是我国封建赋役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从唐朝的两税法到明朝的一条鞭法/实行的仍然 是人口、土地并征的二元税制。而摊丁入亩将固定的丁银全数摊入田亩,这一变化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摊丁入亩后,农民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人口的区域间流动加快,促进了经济落后地区的开发,密切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

(3)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摊丁入亩后,班匠银和市丁银也摊入了田亩,无地的工商业者不再有丁银负担,这对工商业的繁荣有好处。

(4)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准备了条件。摊丁入亩实行之后,破产的农民从农村中游离出来, 进入城镇或矿山,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工,也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5)摊丁入亩,使人口统计摆脱了同赋役制度的联系,这有利于人口统计和人口的增长。

三、论述题

1.春秋战国土地制度演变过程

春秋时期土地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春秋时期,周天子对土地的控制力已几乎完全丧失。所谓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新的原则是“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这一原则的改变,是土地国有制破坏的标志。土地私有制的萌芽和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井田制尚未瓦解的情况下,私有土地的来源有如下四条主要途径:(1)赐田转向私有。周天子或诸侯赐田,不一定赐给封君,也就是不一定是“授民授疆土”。由于土地所有可以和政治统治分开,于是就出现了纯经济利益性的赏赐。这些赐田都转向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2)贵族之间通过转让关系,将部分土地转向私有。(3)贵族之间互相劫夺土地,据为己有。(4)开荒地据为己有。当时由于已有了铁器,青铜工具也很锐利,所以开垦荒地者很多,其中有中小贵族领主,也有逃亡的农奴和平民。开荒地一般不向国家登记,而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

通过各种途径转化而来的私有土地急剧增加。至春秋后期,终于出现了土地的买卖关系。土地买卖是土地的抵押、典当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土地私有权确立的标志。当时,私有土地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农民自种,这样的农民就是自耕农;二是地主出租土地给佃农耕种,以收取实物地租,这是一种新的租佃关系,是封建地主经济的萌芽。

2.一条鞭法内容和意义

(一)主要内容。(1)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全部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

(二)历史意义。(1)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 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2)—条鞭法既是对当时人口流移相对自由和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现实的认可,同时为人们离开土地到处流动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3)由于赋、役征银,对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和小农与市场联系的加强,以及货币地租的产生,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3.洋务派对时局看法及变法主张

洋务派虽有派系之分,他们所持的洋务思想也各有差异,但其基本主张和思想特色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变局论。其核心内容是:认识到中国已面临列强纷至的“千古变局”,已被卷入世界大格局之中,力求把握时代机遇,在危机中寻求振兴。

(二)自强论。要对付变局就需要自强,其主要含义是中国应自立和自我图强,尽快转弱为强。洋务派所提的实行自强的具体途径是:采西学,制洋器,师洋人之所长,夺洋人之所持。

(三)富强论。自强不仅仅限于军事方面,还需要开创和发展新式工商业,这是求富强的主要内容。其含义包括:求强以求富为先,求富以兴商为要,兴商以商战为经。

(四)人才论。洋务派认为,要自强、求富,就需要各种有用的人才,人才缺乏要自己培养,而要培养人才就必须改革传统的科举制度,采用办学堂、派留学等新式教育方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转载请注明:2014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秦国_祺祥政变_南社(2014陕西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